新闻 微电影作品展 科普 中医药养生 康养 专家访谈 活动 图书精选
健康护理网>>2020健康护理>>新闻>>

头晕伴视物旋转到底是不是“中风”?

2020-06-04 15:25:38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每年5月25日为世界预防中风日,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每人一生中有1/6的几率患中风;全球每2秒会有1人发生中风;中国居民每年因中风死亡人数约200万,中风及其后续并发症已经成为中国居民死亡首位原因。健康中国2030战略亦将预防和治疗中风列为重中之重。

“随着近年来的健康科普,典型的偏瘫、口角歪斜、语言障碍等中风症状已经被越来越多人熟知,但是有些不典型症状起病但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的中风,如后循环梗死,却鲜有人知。”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神经内一科李达主治医师提醒。

警惕“不起眼”的晕眩

很多市民可能都会或多或少地有过一次甚至数次头晕伴视物旋转的发作经历,这种症状又称为“眩晕”。大多数眩晕发作并不是脑中风,但是眩晕也是中风的前兆,眩晕发作的人群中3%~7%可能是脑中风。

“伴随眩晕症状的脑中风大多位于‘后脑’的椎-基底动脉系统,因此又称为后循环梗死。”李医生指出,因为这一部位影响的小脑、脑干等部位集合了多种神经功能,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甚至呼吸心跳中枢也位于脑内的这个部位,如果不加重视,一旦发展为脑中风后果会很严重。

临床上,李达主治医师也碰到过不少后循环梗死患者,因为患者的重视程度以及就医时间,最后的结局截然不同。70岁的冯大爷晚饭后突然出现严重头晕,想躺下休息一下看看是否缓解,但是头晕症状却越来越严重,还伴有持续性的天旋地转感。家人感觉情况严重,1小时内马上将他送到国科大华美医院急诊。

在前来急诊的路上,冯大爷又出现了反复的恶心呕吐,到达急诊的时候,接诊医生发现患者已经处于语言不能,意识接近模糊的状态了。紧急的脑动脉CT检查发现患者基底动脉远端完全堵塞,冯大爷所患的是“中风”里极度危险的一种类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这种情况轻则四肢瘫痪神志昏迷,重则危及生命。华美医院卒中急救团队马上为患者进行了静脉溶栓+动脉取栓的桥接治疗,术后患者堵塞的血管全面开通,1周之后,冯大爷已经可以正常下地活动完成日常生活。

和冯大爷的良好预后不同,另一位蒋奶奶就没有那么幸运。她最初只有轻度眩晕和口齿稍含糊,轻微的症状反而延误了她的病情。发病后1周内,蒋奶奶逐渐出现了四肢乏力和言语不能,即使经过后续的各种治疗,目前也只能瘫痪在床完全无法正常生活。

“5S”早期识别中风

普普通通的一个眩晕,背后可能是如此凶险的疾病。普通老百姓应该如何从种种症状中发现“中风”呢?李医生推荐“5S”方法,自测是不是高度怀疑“中风”:

第一个S——Strength(力量),试试自己的胳膊有没有力量,照照镜子看自己有没有口眼歪斜。

每二个S——Sense(感觉),感觉一下手脚、面部特别是口唇和舌头有没有麻木感。

第三个S——Swallow(吞咽),咽口唾沫或者喝点水看有没有呛咳,咽不下东西。

第四个S——Speak(说话),是不是说话吃力,发音咬字含糊不清。

第五个S——Seeing(看东西),看东西有无重影、模糊不清或者眼前发黑。

如果有上述症状,那么脑中风风险较大,需要尽快前往急诊就诊,如果没有类似症状,但有耳鸣耳闷听力下降,或其他说不清的合并症状,建议眩晕门诊、神经内科门诊或耳鼻喉科门诊查清病因。医生会通过一系列的神经功能检查如平衡功能测定、眼球活动有无震颤、体位变化是否诱发眩晕、吞咽功能有无障碍等等来初步判断眩晕来源是脑内还是耳朵及其相关神经。如果怀疑脑中风则需要通过头颅磁共振或CT、血管B超或多普勒成像、颈部血管CT成像甚至脑动脉造影等来进一步明确诊断。

在生活中碰到的突发的眩晕也不需要特别紧张,李医生提醒,应该第一时间寻找支撑物,可以扶就扶,有椅子可以坐就坐,有地方可以躺就躺,闭上眼睛避免视觉刺激,保持稳定,就像船只遇到大浪,保持冷静、静待浪头过去。之后再按照前述方法决定是否马上或之后到医院就诊。总之,“勿以晕小而轻视,勿以晕大而慌张”!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舒雅

相关新闻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