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微电影作品展 科普 中医药养生 康养 专家访谈 活动 图书精选
健康护理网>>2020健康护理>>中医药养生>>

秋冬季防控流感须审因辨病

2020-12-18 16:19:34 来源:医院管理论坛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河北省中医院急诊科主任 陈分乔

每年12月至次年1月,流感就像一位“不速之客”不期而至,其主要症状为高热不退,甚至体温降至正常后又出现发热,治疗流感的“神药”奥司他韦甚至出现了脱销。尤其是老年人、有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婴幼儿以及孕妇等高危人群,患流感后出现重症的风险及死亡率较高。那么,对于流感人们应如何科学对待呢?河北省中医院急诊科主任陈分乔日前接受采访时,从流感的特征、中医药防治策略、特殊人群防治护理要点等不同侧面为我们剖析了流感的中医药防治要点。

陈分乔介绍说:流感和感冒不是一种病,“流感”不是流行起来的“感冒”,二者有很大的区别。无论感染的病原菌、症状、发热程度、疾病预后等方面,两者都不相同,尤其是流感易合并中耳炎、肺炎、心肌炎、脑膜炎或脑炎等并发症,特别是婴幼儿、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为危险;普通感冒为自限性疾病,少见并发症。

在中医学中,传染病被称为“疫病”“瘟疫”,有关记载最高可追溯至《素问·刺法论》中的“五疫”说。据正史所载,自西周至民国全国性大疫情共发生241次,其中汉唐时期共计64次,宋元时期共计32次,明清时期共计138次。

●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

※审因论治、辨病论治

中医学具有丰富的治疫、防疫经验。吴鞠通《温病条辨》曰:“疫者,疠气流行,多兼秽浊。”吴贞《伤寒指掌》称:“六气之外。另有一种疠气。乃天地秽恶之气。都从口鼻吸入。”《温疫论》明确指出:“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之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强调“异气”为六淫之外的特殊邪气。那么,“异气”究竟是什么?

历代医家多认为疫气为感天地秽浊之气而致。清代何秀山又云:“疫必有毒,毒必传染。”古代瘟疫发作之时,官府或医家也是大锅熬药分给诸人服用,或在饮用水中放入相关药物预防,就属于审因论治、辨病论治的结果,只要众人病因一致、疾病相同,亦可众人一方,不必拘泥于辨证论治。

从中国抗疫史来看,晋唐时期侧重于祛邪辟秽药物;明清时期医家认为,芳香药物具有增强正气的作用,故除继承晋唐大量驱邪避疫方药外,更集中和侧重于芳香辟秽药物的使用。

流感属于中医疫病中的“时行感冒”范畴,中医称疫毒之邪为“疠气”或“戾气”,认为“疠气”多从口鼻而入,具有致病力强、传染性强、传变迅速、病情复杂多变等特点。祖国医学谓“春应温而反寒,夏应热而反冷,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寒而反温,非其时而有其气,是故一岁之中,病无少长,率相似者,此则时行不正之气也。”这说明四时非时之气均能引起疾病的流行。

中医药不但重视不同流感病毒的致病特征,更重视疫疠之气作用之下不同体质、宿疾的人应如何防治。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说明其发病不仅是由于感受外邪侵袭,还与机体抗病能力低下有关,保护好“正气”才能更好地防治流感。

※因人、因地、因时制宜

中医在治疗流感方面从整体出发,重视分期、分型,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临床用药不拘于一方。我国北方地区的流感多发生于气候寒冷干燥的冬季,通常呈急性起病,初起疫毒袭于肺卫,风寒外束,卫阳被遏,肺气闭郁,故表现为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周身酸痛、咳嗽等,疫毒很快入里化热,致咽喉肿痛、口渴欲饮等。结合病情凶险,传变迅速,亦可直达脏腑。

流感的病因,即吴又可所说之“异气”,应为浊毒之邪,毒是根本,浊是其重要的病理特征,关键还是“疫毒为害”。而治疗的关键就是祛毒,祛毒治法归纳下来不外乎五种:杀毒、解毒、排毒、抑毒、抗毒。临床选用中成药可根据具体辨证选青葛解热颗粒、连花清瘟颗粒、清开灵颗粒、清肺消炎丸、感冒清热颗粒等;中药则在化浊解毒的基础上,根据恶寒、发热以及咽痛程度的不同而加减用药,高热者,可加银花、葛根、青蒿等;咽痛明显者,加炒牛蒡子、僵蚕、射干等;恶寒明显的可选用荆芥、防风、苏叶、羌活等;大便干、口气重、舌苔厚腻者,加大黄以通便等。

尤需注意的是,既往不同的基础疾病对流感的中医证候特点有着很大影响,如慢性呼吸系疾病者易继发细菌性肺炎;有心血管病基础的患者病后乏力、衰弱症状突出,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发生率明显升高;脑血管病患,流感后易出现头晕目胀等的表现;糖尿病患者气阴两伤以及津液亏虚更为突出,在临床更需要特别重视。

另外,科学的防护对于减少流感发病、改善流感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首先流感作为一种传染病,预防最为重要。为进一步做好2020至2021年流行季全国流行性感冒防控工作,国务院制定了《全国流行性感冒防控工作方案(2020年版)》,《方案》指出,接种流感疫苗是全球公认的防控流感的有效手段,尤其是今年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的背景下,更有必要接种流感疫苗。

其次要注意室内保持通风,饮食宜清淡;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的患者,外出注意口罩防护,适量增减衣物,尽量减少到人员聚集的大型公共场所;如发现身体不适,宜就近医院就诊,多休息,清淡饮食;如已感染流感,请减少外出活动,佩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尤其是家里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出现高热等症状,更要特别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就诊。

●流感和新冠肺炎的差异

流感季碰上新冠流行,大家都想了解二者有何异同,首先流感和新冠肺炎都是呼吸道传染病,都可以出现呼吸道症状,但二者也有很大的差异。

新冠肺炎的临床症状似乎更隐匿,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部分患者可无发热或仅有低热,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而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而典型的流感症状包括发烧、咳嗽、喉咙痛、肌肉酸痛、头痛、流鼻涕或鼻塞、疲倦,时有呕吐和腹泻,发烧一般多表现高热(39℃~40℃),且不易下降,或退而复升,可伴寒战。

其次在治疗上,由于流感是人类的“老朋友”,我们对它的认识比较清楚,有特效的治疗药物,并且有疫苗可以预防接种;而对于新冠肺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疫苗还未上市,尚在研发和临床观察期。据报道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人群属于本身存在呼吸系统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肝硬化等问题的患者,故而存在严重基础性疾病的人群也属于新冠易感人群,需要重点关注。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和辨证施治,如果患者出现症状疑似流感,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辨证用药。

(刊发于《医院管理论坛报·现代护理》2020年12月5日12版)


来源:医院管理论坛报
责任编辑:舒雅

相关新闻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