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新闻 微电影作品展 科普 中医药养生 康养 专家访谈 活动 图书精选 商城
健康护理网>>2020健康护理>>中医药养生>>

防寒护阳 养护五脏

2021-12-20 15:02:32 来源:医院管理论坛报·现代护理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医院管理论坛报记者 许英菡

受访专家 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 韩永斌

冬季天气寒冷,室内外温差大,是很多疾病的高发期,尤其是老人和儿童抵抗力较弱,是各类冬季疾病的易发人群。那么,如何做好预防呢?

韩永斌告诉记者,冬季是麻疹、白喉、流感、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疾病的好发季节。为了预防此类疾病,除了注意精神、饮食运动锻炼外,还可视情况选用适当的中药,如大青叶、板蓝根对流感、麻疹、腮腺炎有预防作用;黄芩可以预防猩红热;兰花草、鱼腥草可预防百日咳;生牛膝能预防白喉。这些方法简便有效,可以酌情采用。“对于老年人来说,冬寒也常诱发瘤疾,如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韩永斌说,“同时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病、脑血管病,以及痹证等,也多因触冒寒凉而诱发加重。”因此防寒护阳,是至关重要的。

“此外,人体五脏至冬日时皆需我们养护。”韩永斌说。

★肺气易虚 宜补气纳气

肺主气司呼吸。“气是人体赖以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正常情况下,气道通畅,呼吸凋匀。如果冬天气候寒冷,就容易使肺在真气生成方面受到寒冷的损害。”韩永斌介绍,养生重点在于补气纳气。可以多食用冬虫夏草、黄茂、白果、红参、核桃肉、获菩、白术、山药或者玉屏风散等,起到补气纳气的作用。

★心血易亏 宜养心安神

冬季天寒,漫漫长夜,好多人容易失眠。对此,韩永斌表示,失眠易导致心脾两虚营血不足,不能奉养心神,致使心神不安,从而又会加重失眠、多梦,醒后不易入睡。还可以出现心悸、心慌、神疲、乏力、头目昏眩、面色无华、精神萎靡等。所以,养生的重点在于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宜多食阿胶、党参、黄茂、白术、获神、酸枣仁、龙眼肉、当归、大枣、黄精等,以加强补气养血之作用。

★肝阳易亢 宜平肝潜阳

冬天冷气袭人,容易使人体阴阳消长失调,特别是肝肾阴阳失调,从而出现肝肾阴虚、肝刚上亢,所以冬天容易山现头痛、头晕、耳鸣、失眠等症。韩永斌指出,在冬天常有高血压患者因为肝阳上亢,风火相煽,血随气逆,挟痰挟火,蒙蔽清窍,发生中风昏厥。“此时养生的重点,在于平肝潜阳。可以多食用天麻、羚羊角、菊花、枸杞子等。”

★脾阳易虚 宜温脾化湿

冬季寒冷,易伤脾胃阳气,导致脾胃受伤。脾胃失利,脾不化湿,则饮食不消化,容易导致泄泻。因为脾的阳气与肾中真阳密切相关,命门之火能助脾胃腐熟水谷,帮助肠胃消化吸收。若年老体弱,或久病之后,损伤肾阳,肾阳虚衰,命火不足,则不能温煦脾土,运化失常,在冬天就更容易引起泄泻。可以多食用肉桂、八角、花椒等调料调制的饮食。

★肾元易亏 宜填精补肾

肾为先天之本,肾土藏精。肾精充盈,肾气旺盛时,五脏功能也能正常运行,气血旺盛,容貌不衰。“冬天寒冷,易伤肾阳,”韩永斌说,“肾阳损伤,肾精不固,易导致遗精、阳痪、早泄。”所以冬天易多食用杜仲、芝麻、核桃仁、肉从蓉、鹿茸、海马、海龙等。

冬季是万物休养生息的季节,此时阴气最盛,阳气收藏,气血趋向内敛,水湿容易从体表外泄,从而增加了肾脏负担。因此,冬季养生,要注意养肾脏、调脾胃、养气血、益精气,适应大自然的季节变化,为来年春季阳气升发打下良好的基础。

(刊发于《医院管理论坛报·现代护理》2021年11月27日14版)

来源:医院管理论坛报·现代护理
责任编辑:韩敬

相关新闻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