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新闻 微电影作品展 科普 中医药养生 康养 专家访谈 活动 图书精选 商城
健康护理网>>2020健康护理>>专家访谈>>

重视护士群体 切实为护士减负 给予护理人员更多支持与关爱

2023-07-06 15:46:27 来源:医院管理论坛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受访专家 河南省精神病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 硕士生导师 刘麦仙

今年我国护士节的主题是“发展护士队伍,改善护理服务”。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卫 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围绕今年护士节主题,采取暖心、用心的举措关爱护士,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心理 支持和疏导,帮助护士舒缓压力,增进身心健康。那么,医院通过哪些举措可有效增进护士身心健康?在给 予护理人员心理支持与疏导过程中又应该注意些什么?护士个人更希望得到怎样的关爱与支持?

给予护理人员更多支持与关爱

不畏艰险、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勇于献身……长期以来,广大护理工作者牢记初心、坚守岗位,用专业与真诚为患者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人民群众真切看到、感受到了护理人员的顽强、奉献与专业。“医护人员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也因此,我们普遍承受着较大的工作压力。”河南省精神病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刘麦仙感慨,国际护士节之际,国家卫健委发出的通知,再一次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被重视,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与关怀。在此,她希望在未来能更多地让社会大众看到护理人员的专业与不可或缺,同时也呼吁大众给予护理人员更多理解、支持与关爱。

主动深入一线 弘扬护士风采

三年的新冠疫情以及日益精准细分的护理工作,让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感到工作压力倍增,各种心理障碍大幅增加,“与其他职业相比,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偏低。相关统计显示,当前国内护理人员患抑郁症的几率为25%~30%,为普通人群的4倍多。因工作压力大等原因,患抑郁症的护理人员自杀的风险性更大,男护士为普通人群的 3.7 倍,女护士则高达 5.7 倍。”刘麦仙认为,深入基层、了解造成护理人员压力的原因并积极采取措施有效缓解护理工作者的压力,同时指导他们正确应对压力,是当前医疗卫生界亟需关注的问题,也是精神卫生工作者以及每一名护理管理者的职责所在。“维护护士身心健康,需要医疗卫生管理者的正确面对、及时关注、积极给予专业帮扶。”

职业所系,压力在所难免。刘麦仙感慨,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对护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但许多疾病在目前依然无法被根治或难以明确病因,而大众对护理人员期望值却过高,这使得护患信任度大大降低。“这种无形的关系,让护士压力增加,甚至出现心理问题,进而导致一些医疗过失。”

刘麦仙强调,护患本是同一战线上的“亲密战友”,彼此间只有互相信任、理解与尊重,才更有利于疾病的恢复,才能让护士更好地守护患者健康,倾心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借着此次国家卫健委通知中的要求,我们各医院、管理者都应积极行动起来,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展现新时代护理工作发展和护士队伍建设取得的显著成绩,加大护理先进典型宣传力度,选树身边护士榜样,在全社会营造支持护理、关爱护士的良好氛围。”

减轻工作负荷 改善护患关系

国内外许多研究结果证明,护士工作中的主要压力源为工作负担过重、患者病情危重及患者的死亡。“显然,合理安排护士休息休假、科学配置临床护士人力,是减轻护士负担的有效举措之一。”刘麦仙表示,管理者一定要注意临床人员安排与工作量的合理分配,不提倡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带病工作。

作为精神卫生工作者,刘麦仙深知长期超负荷工作带来的不良影响,“容易导致护理人员判断力、自控力下降,出现急躁、疏忽等现象,从而无法精心诊治,妨碍专业技术水平的正常发挥。”因此,刘麦仙建议,医疗机构及各科室应认真解决医护人员超额工作量与提高医疗质量及医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只有把心理压力降到最低程度,护理工作者才能最大限度地施展专业技能,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针对紧张的护患关系导致的护士心理压力及顾虑,刘麦仙认为,医疗机构和护理人员应积极调整心态,平和应对。例如,在患者初次就诊时,护士以平常心接诊,热情接待、平等对待,既不因心理优势以“冷面孔”示患者,也不因担心患者态度不良而畏手畏脚、不敢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消除患者可能出现的对医护人员职业道德的怀疑。”同时,医护人员热情、平易近人的态度,还可以促使患者全面、准确地反映自身病情病史,避免部分患者出于种种担忧而讳疾忌医,从而影响护理人员的准确诊断、护理。

“日常工作中,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积极满足患者就诊的权利以及对自身疾病状况的知情权,这样既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可能给护士带来的消极心理影响,也能在与患者的良好相处中,感受到护理工作的价值与意义,从而增加内心幸福感。”刘麦仙补充道。

 加强心理疏导 舒缓身心压力

谈到对护理人员的心理疏导,刘麦仙从专业角度给出以下建议。

定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医院要关注医护人员心理健康,帮助他们提高心理调适能力,从而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例如,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岗前培训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提高未来从医者的心理健康程度,使其能够较快适应护理行业的职业特色,懂得如何有效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以抵御不良心理状态对个人及生活的影响。”

建立专门的心理卫生咨询中心。刘麦仙说,医院可以开设专门针对职工的心理卫生咨询中心,供医院内部职工进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从而缓解大家的身心压力。“管理者应鼓励护理人员在遇到心理问题时,主动同院内心理咨询人员联系,及时获得合理的心理治疗。”

加强与护理人员的沟通交流。“医院各级领导要多关心下属,及时与护士进行沟通交流,充分了解他们的身心健康情况。”刘麦仙说,当了解到护士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管理者应给予尽可能的安慰、帮助;加强护理人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减少矛盾和冲突,给予安全感、归属感。在该院,年轻的护理人员在业务上会得到上级护理人员的悉心指导;护理人员一旦遇到特殊病例,除了与同事交流、沟通外,还可请示上级组织病例讨论、会诊,每年组织精神疾病专业技术操作培训(风险评估、缓和激化、冲动干预)等。“这些看似平常的业务指导、情绪分担,不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更有助于护理人员自身心理健康的维护。只有这样,才能让护士有心理倾诉和释放的空间,营造轻松、愉快、高效的工作环境,以促进他们心理健康发展。”(医院管理论坛报 韩敬)

来源:医院管理论坛报
责任编辑:梁桂珧

相关新闻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