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新闻 微电影作品展 科普 中医药养生 康养 专家访谈 活动 图书精选 商城
健康护理网>>2020健康护理>>新闻>>

破解生活中的十大致癌谣言

2021-08-27 17:18:38 来源:医院管理论坛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如今,随着网络信息传播越来越快速便捷,各种戏剧化的“防癌”和“致癌”谣言,让人们对生活充满了疑惑。对此,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肿瘤专业)主任、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九〇〇医院肿瘤科主任、主任医师陈曦,从“吃、喝、用”三方面予以解读。

方便面:偶然吃点没大影响

多年以来,方便面有害的传言从未间断:比如说它含有防腐剂、抗氧化剂;方便面碗壁上有蜡层,被吃下后会堆积在人体内最终致癌等。事实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研究员表示,方便面虽然算不上什么健康食品,但关于它“有害”和“致癌”的传言也并不靠谱。方便面中的防腐剂和抗氧化剂都是常规的食品添加剂,其安全性是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科学评估的,偶然吃一吃方便面,并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什么影响。

打蜡苹果:去皮后放心食用

曾经有段来历不明的苹果打蜡视频在网络疯传,误导人们——吃了打蜡苹果就会致癌,甚至要命。实际上,给水果打蜡是国际上一贯允许的保鲜方法,在欧美、日韩等地,水果打蜡都有成熟的工艺和相关的法规。按照我国颁布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是允许给鲜水果表面打蜡的,但必须使用规定的添加剂,在一定范围内适量添加,所以,所谓的“打蜡苹果”并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什么伤害,但如果实在不放心,建议大家去皮后食用。

隔夜菜:宁剩荤菜不剩蔬菜

人们都说“隔夜菜”会产生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会致癌。其实,隔夜菜中能产生亚硝酸盐的主要是蔬菜类,叶类蔬菜的硝酸盐含量比较高,特别是深绿色的叶菜。剩饭剩菜中,一般只有绿叶蔬菜,在存放超过24小时的情况下才可能产生较高的亚硝酸盐。而动物性食物中,其实并未含多少亚硝酸盐。所以建议大家:宁剩荤菜,不剩蔬菜。

保健品:没有传说中神奇

虫草、阿胶、灵芝孢子粉、燕窝等保健品,常常被冠以“抗癌圣品”的名头。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发布了《关于冬虫夏草重金属超标的警示》,文中明确将冬虫夏草归为普通食品范畴,并警示冬虫夏草有重金属超标的风险,澄清虫草并没有传说中那么神奇的抗癌功效。此类“抗癌圣品”从营养价值与抗癌效力等方面而言,并没有传说中那么神奇,与其盲目服用这些保健品,还不如建立营养均衡的饮食结构以及坚持规律的身体锻炼来的有效。

红酒:有致癌风险不值一试

许多人认为红酒中富含葡萄精华白藜芦醇,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甚至抗癌的功效;不仅如此,每日来上一小杯红酒对心脑血管也有好处,可以软化血管,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事实上,不分贵贱,所有酒精都可以起到部分软化血管、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但酒精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一级致癌物”,这可是有着确凿无疑的证据。在美国临床肿瘤协会与欧洲抗癌指南中,明确指出:每一滴你摄入的酒精都在增加你的患癌风险。所谓酒精软化血管的作用,在明确的致癌风险下不值一试。

可乐:每天喝1000罐有风险

美国一个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美国公众利益科学中心”(CSPI)发布过一份公告,它声称:可乐中的焦糖色素含4-甲基咪唑,并称这种物质可能致癌。但科学界对焦糖色素的安全性研究相当充分,美国和欧盟等地区把它作为安全范围内的食品色素,至于其副产物4-甲基咪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估后,并不认为这种物质能给人体健康带来威胁,只有当一个人每天喝1000罐以上的可乐时,才能引发致癌风险。

豆浆:适量饮用有益健康

豆浆是一种老少皆宜的营养食品,在欧美享有“植物奶”的美誉。但是很多人传言,豆浆中含有大量的植物雌激素,可能引发女性乳腺癌等疾病。要明确的是,植物雌激素与乳腺癌之间没有直接关系,且有多个研究证实,喝豆浆不仅不会导致癌,因其富含植物蛋白和磷脂,维生素B1、B2和烟酸、铁、钙等矿物质,适量饮用是对人体健康有益的。

一次性纸杯:现实生活中“站不住脚”

一次性纸杯致癌的说法主要关于:假如长期使用荧光剂超标的纸杯,大量的荧光增白剂一旦进入人体,可诱使细胞变异,削弱人身免疫力,甚至可能致癌。但这种致癌说是由两个条件组成:一是荧光剂超标,事实上大部分一次性纸杯所含的荧光剂基本符合国家标准,是相对安全的;二是长期使用,作为居家老百姓,使用一次性纸杯饮水的频率应该是较少的。在现实生活中“一次性纸杯致癌说”站不住脚。

不锈钢杯泡茶:可能存在茶垢沉积

曾有媒体拍摄视频称,用不锈钢杯子泡茶72小时之后,杯子出现了“腐蚀现象”。因为不锈钢中含有毒重金属铬,会释放到茶水中,危害人体健康,甚至致癌。但不锈钢只有在强腐蚀条件下,被浸泡足够长的时间,才可能出现肉眼可见的腐蚀结果。茶水接近中性,离子强度也很低,几乎不具有腐蚀性,更加不可能在几十个小时内,导致肉眼可见的腐蚀现象。最大的可能是茶垢沉积在杯子上,被当成了“腐蚀”而已。

脱毛膏:短暂使用于皮肤可行

近年来,民间甚至有“脱毛膏致癌”的传言,其依据是脱毛膏中含有巯基乙醇,它能破坏二硫键让蛋白质变性。这种成分如果口服肯定有害、有毒,但如果只是将其短暂使用于皮肤的话,人体吸收的很少或基本不吸收,其毒性作用基本可以忽略。可见,脱毛膏致癌的传言是缺乏科学依据的,消费者不应盲目地将产品中某一成分有毒性等同于该产品有毒,这是两种概念。(吴志 陈舒怡)

(刊发于《医院管理论坛报·现代护理》2021年8月21日14版)


来源:医院管理论坛报
责任编辑:舒雅
下一篇: 萌娃当起小医生

相关新闻

立即打开